为何装榻榻米的人越来越少了?细究起来,原因颇多。现代人居空间寸土寸金,房价高企之下,人们更倾向于最大化利用每一寸空间。榻榻米虽然节省空间,但其固定式结构缺乏灵活性,难以适应多变的生活需求。年轻人租房频繁,固定装修反而成了负担。再者,榻榻米的清洁保养颇为费心,南方潮湿地区更是容易发霉生虫,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。更重要的是,家居风格日趋多元化,北欧极简、现代工业风等西方设计理念大行其道,传统日式风格的市场自然被挤压。
然而,这是否意味着榻榻米已经完全失去了存在的价值?倒也未必。
榻榻米自有其不可替代的魅力。那天然的材质,质朴的纹理,能够为现代冰冷的水泥盒子注入一丝温暖与自然。盘腿坐在榻榻米上,人与地面的距离被拉近,这种“接地气”的体验是沙发座椅无法给予的。对于小户型而言,榻榻米的储物功能仍然实用;对于有孩子的家庭,低矮的榻榻米区域提供了安全的玩耍空间;对于好茶之人,一间榻榻米茶室仍是品茗论道的绝佳场所。
在我看来,榻榻米的去留并非简单的是非题,而是关乎生活方式的选择。当下社会,我们不必全盘接受也不必全然否定某种家居形式,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审美取向做出理性判断。若你向往一方宁静之地,渴望在家中营造一处可以冥想、阅读、茶叙的净地,榻榻米仍是不错的选择。若你更看重空间的灵活多变,那么或许其他形式的家具更适合你。
家居的本质是为了人服务的,不是为了形式而形式。榻榻米不会完全消失,它会以一种更适应现代人需求的形式延续——也许是改良的可移动式榻榻米垫,也许是融合了榻榻米元素的现代设计。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不在于固守形式,而在于理解其精神内核,并赋予它新的生命力。
如此看来,榻榻米的式微不是一种文化的衰落,而是一种选择的多元化。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可以自由选择的时代,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。